Cellspace-3D系統可通過模擬微重力環境,為卵巢癌類器官提供更接近體內生理狀態的三維培養條件,支持細胞聚集形成類器官結構,同時其低剪切力設計有助于維持細胞活性,適用于藥物篩選和個性化治療研究。
一、Cellspace-3D系統核心優勢
1.微重力模擬
技術原理:通過多軸旋轉(如雙軸或傾斜45°旋轉)分散重力矢量,模擬國際空間站級別的微重力環境(約10?3G)。
對卵巢癌類器官的影響:
促進細胞無沉淀聚集,形成直徑達500μm的三維球體,更貼近體內腫瘤組織結構。
減少流體剪切力對細胞的損傷,保護細胞膜及細胞間連接,維持類器官活性。
2.低剪切力設計
技術實現:采用層流優化與低速旋轉(<10 rpm),減少機械應力。
對卵巢癌類器官的影響:
避免傳統二維培養中細胞因剪切力導致的形態異常或死亡。
支持細胞通過黏附分子(如E-鈣黏蛋白)自發聚集,形成具有代謝梯度、缺氧核心及細胞外基質(ECM)沉積的類器官。
3.靈活的實驗設計
參數調節:支持轉速、溫度、濕度、氣體濃度(如5% CO?)等參數的精確調控。
樣品兼容性:適配不同規格的透氣型培養瓶及培養皿,最多可搭載12個T25培養瓶,滿足高通量實驗需求。
二、Cellspace-3D系統在卵巢癌研究中的應用
1.藥物篩選與耐藥性評估
實驗模型:微重力培養的卵巢癌類器官具有壞死核心與增殖外層,更接近實體瘤異質性。
研究案例:
乳腺癌模型中,微重力環境下腫瘤細胞對藥物的耐藥性提升3倍,與上皮-間質轉化(EMT)標志物表達上調相關。
卵巢癌類器官中,可模擬鉑類化療藥物的滲透屏障,評估藥物在三維結構中的分布及療效。
2.腫瘤微環境模擬
共培養體系:通過共培養卵巢癌細胞、癌相關成纖維細胞(CAFs)及免疫細胞,研究腫瘤-基質相互作用及耐藥機制。
應用價值:揭示微環境中細胞因子(如TGF-β、IL-6)對類器官生長和藥物敏感性的影響。
3.個性化醫療
患者來源類器官(PDO):利用患者腫瘤組織構建PDO,指導術后藥物選擇。
臨床相關性:PDO的藥敏結果與患者臨床響應率高度一致,可優化治療方案,提高治療成功率。
三、操作流程與注意事項
1.實驗準備
設備安裝:將旋轉座置于CO?培養箱內,連接控制器并調試參數(如轉速、溫度)。
樣品處理:
卵巢癌組織需剔除壞死、血管及脂肪成分,切割為1-2 mm3的小塊。
使用消化液(如膠原酶)解離組織,通過篩網過濾獲得單細胞懸液。
2.類器官構建
基質膠混合:將細胞懸液與液態基質膠按比例混合,接種于培養皿中。
微重力培養:將培養皿置于Cellspace-3D系統中,通過旋轉模擬微重力環境,促進類器官形成。
3.監測與維護
實時觀察:利用系統配置的攝像頭和白光光源,監測類器官生長情況。
參數調整:根據實驗需求調整氧氣濃度、pH值等參數,確保類器官健康生長。
四、技術挑戰與解決方案
1.細胞團中心壞死
問題:微重力環境下,細胞團中心區域易因營養/氧氣擴散受限而發生壞死。
解決方案:引入微流控灌注系統或聲波操控技術,實現營養動態補充與代謝物清除。
2.封閉系統數據獲取
問題:傳統封閉式培養系統難以實時獲取細胞狀態數據。
解決方案:集成拉曼光譜(代謝物分析)與電阻抗傳感(細胞密度),實現培養過程閉環控制。
五、未來展望
1.高通量篩選
結合微流控芯片與AI算法,實現單芯片支持>100個類器官的并行評估,加速藥物研發進程。
2.無損監測
開發基于光聲成像或拉曼光譜的無損監測手段,實時追蹤類器官功能與結構變化。
3.標準化與自動化
建立3D細胞培養產品的質量標準(如ISO標準),開發高通量、自動化設備,降低非專業用戶的技術門檻。